9499威尼斯官网-官方网站-Apple App Store

新闻中心

养猪困局下 中小猪企上演“求生记”

发布日期:2022-03-21 浏览次数:1012

正所谓“花无百日红”,曾日赚斗金的猪市自降温后许久未见好转,生猪产能增加成为生猪价格下降的催化剂。减产、亏损、缺钱令中小规模猪企倍感压力,“养猪这门生意已经变了”成为压在他们心底的一块大石头。

产能困局:中小规模猪企游离在减产和“豪赌”之间

生猪价格一路下降,对比2020年30元/公斤的均价,如今不到13元/公斤的价格令河南一家中小规模猪企的负责人钱文军做出了减产的决定,暂时停止进购仔猪,静待行业变化。

“目前,行业内的生猪产能是过剩的。”钱文军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大家每天都在群里说生猪卖不出去。有的养殖户自己做直播卖猪肉,刚直播了一天,就因为价格太低、卖不出去,在直播间当场痛哭,摔了手机。

目前,从能繁母猪数据方面看,养猪业的产能供大于求。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李明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养猪企业整体表现出亏损及利润缩减情况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与2021年生猪的供需面发生变化,养猪高利润刺激及政策保供导向为能繁母猪存栏的快速恢复,以及给生猪的供应提供了坚实基础。去年3月末,定点监测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同比增加45.3%,去年能繁母猪平均增长率为正,在产能不断恢复的环境下,生猪供应逐渐增加,供需矛盾也在不断修复,生猪价格随之下跌,亏损也在逐步扩大。

当下,对于中小规模的猪企来说,养猪仿佛变成了一场“豪赌”。“2019年时仔猪的价格能卖到2300元一头,2021年9月100元能买三头。”钱文军就是在2019年猪市正热的时候进入了这个行业,并在高价买入仔猪后,扩建猪场。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天比一天低的猪价。“仔猪长到出栏时六个月,六个月之后就已经发现亏本了。这时候对于我们来说,只能去判断行业的低谷期,低谷期就要加速淘汰猪的产能。我们的投资已经过千万元,即使是深度亏损也不可能退出这个行业,只有咬牙坚持这一条路。”

生猪价格的上行通道仍需等待。今年3月3日,农业农村部在河南省焦作市召开生猪企业座谈会。会议认为,春节后猪肉进入消费淡季,能繁母猪存栏量尽管已回调到绿色合理区域,但生猪出栏仍惯性增长,生猪价格处于下行通道,加上大宗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猪粮比价已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今后两个月价格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江西某大型上市猪企前高管孙健(化名)对中国商报记者坦言,现在进入了生猪价格的下行周期,行业里的人都在想着“抄底”,有些企业就算贷款也要低价收购能繁母猪,扩充产能,等待到猪市高位的时候大赚一笔,这就是养猪人扩产的“赌徒心态”。现在扩张产能承担的风险也意味着新一轮“猪周期”来的时候赚钱的机遇。

资金困局:没等来上行周期,却等来了资金链断裂

缺钱成了当前养猪业的真实写照。仅用了两年时间,养猪业的盈利状况就“变天”了。根据大宗商品分析机构上海钢联——我的农产品网数据,自繁自养一头生猪在2020年的年均盈利在2583.59元,去年6月的第25周,平均养一头标准体重的猪要亏损400元至500元;外购仔猪2020年平均盈利在1478.6元/头,去年6月中旬,平均养一头标准体重的猪要亏损千元以上。另据农业农村部数据,去年9月全国养猪场(户)亏损面达到76.7%。钱文军也坦言,今年开年至今,养殖业依然处于亏损状态。

对于中小规模猪企来说,若“豪赌”产能是第一步,随之而来的就是现金流承压。河南某中小规模猪企负责人周勇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养猪业现在遇到的最大困难还是资金压力,养猪业是最容易(出现)现金流断的一个行业。行情好了,今年赚了钱了,然后就投资扩张,紧接着投资完成了,行情就要走低谷,这时候又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没有资金进来,企业就倒了,这样的事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中小规模养殖场往往是最先被挤出行业的一群人。根据中国畜牧业年鉴,2007年至2019年,年出栏500头以下的中小规模养殖场从8222万户下降至2258万户,超过七成养殖场关停。

不可否认,中小规模养殖户是养猪业的中坚力量,但因为缺钱、扛不住下行周期压力,不少中小规模养殖户选择退出,或投身大型规模养殖企业。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目前国内规模场饲养的生猪占52.3%,中小户饲养的占47.7%,其中年出栏5万头以上的养殖场仅占0.0007%。以江西养殖户冯明明为例,其也在2019年时进购了几百头仔猪,但随着生猪价格越来越低,其猪圈里的猪也越来越少。面对水电费、饲料费、人工费等每天的支出,冯明明索性把猪都卖了,进入正邦科技的养殖场,做起了养殖工人。

随着生猪价格继续下行,养猪业规模化程度或将提高。“就目前主流的‘公司加农户’合作方式,大型养殖企业都偏向于选择年出栏率(量)1000头以上的养殖户。”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如果一个圈舍存栏1000头以上生猪,固定资产投资就是100万元左右。生猪养殖行业的门槛不仅体现在投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相关成本上,也对养殖技术和管理、防疫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及时转型升级才能减少生产和市场风险。”

环境困局:环保投入和疫情防控令企业压力倍增

如今,去山里养猪成了中小规模猪企的首选。钱文军的猪场就在一个山谷里,选在这个地方养猪,钱文军也要计算环保投入。“原来在村子里养猪,猪圈的气味特别难闻,环保部门隔三差五就要来检查,周围的村民也有意见。现在在山谷里养猪,污水和粪便处理需要的资金投入很大。要么建立沼气工程,将废水处理后生成沼气再利用,沼气发电给猪场提供电能可以稳定生产排出的沼气,残渣可以作为肥料灌溉土地,如果不进行灌溉的话,就需要进一步处理之后才能排放。要么就直接进购污水处理设备,将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不能建在居民区;落实‘三废’处理,废水废渣和废气都要有完善的处理设施;水源地不能在上风口,对环保要求较严格;要有化粪池,沉淀处理。”周勇也对中国商报记者坦言,符合这些条件才能养猪。生猪价格在降,饲料价格在涨,环保投入还要占到整个投资的20%至30%。这也令很多中小规模养殖企业压力倍增。

“养猪的环保压力很大。一头猪每天排出的粪水都在9公斤以上,要完全按照国家标准处理,所以成本会比较高,这些粪水其实是可以肥田的,但目前我们还要花大价钱处理。不过现在国家和政府都在积极协调还田各个方面的衔接,相信未来猪粪能真正还到农田里去养地,不浪费。”孙健说。

另外,生猪疾病防控也成为中小规模养殖企业的一大心病。孙健进入养猪业以来,遇到过两次技术无法解决的疾病“难关”。2006年,猪场暴发蓝耳病,猪发病后,保育的仔猪死亡率高达40%,看着大批染病的猪,孙健感到一点办法都没有。2018年的非洲猪瘟疫情比蓝耳病更可怕,“猪发病后,头一天看还是好好的,但第二天几乎全部死亡,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在现场想哭都哭不出来,只能按程序处理死亡猪只。”孙健说。

“实际上,2019年、2020年养猪业赚钱的人也非常少。”钱文军表示,“受到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约80%的养猪人手里的猪都死掉了,只有约20%的人赚到钱,综合看下来,大多数人还是没赚到钱。”

如何解困:除了“咬牙坚持”,养猪人或能从多方面入手度过低谷期

“其实没想过退出这个行业。”周勇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大多数人还是抱着‘现在亏得越狠,后面赚得也会越多’的心态在咬牙坚持。我更希望把企业发展成规模化、流程化的养殖模式。适时缩减规模,量力而行。”

“咬牙坚持”成为大多数养猪人的共识。孙健也认为,目前企业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度过低谷期。第一,应该从猪场成本改良做起。加强低效母猪的淘汰,提高母猪的效率。这一时期母猪的引入成本低,如果猪场的母猪效率低,产仔猪数不高或者健康度不高,建议淘汰,引入高产、高健康度的母猪。第二,改造升级猪舍,减少因为设备投入不足带来的猪生长效率低的问题。第三,做好生物安全的升级,防止疫病的发生。第四,做好市场分析并合理应用生猪套期保值的工具,目前生猪期货是行业一个很好的套保工具。以去年下半年给出的价格为例,都在17元/公斤以上,高于现货价格,相对生产成本来说,一头猪有200元到300元的利润,如果能做好套保,企业保盈利是没有问题的。第五,也是最关键的是,企业还是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扩张,做好资金规划,保障资金链的安全。

“养殖主体做到产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的调整。首先要做到生产稳定,实现市场价格波动与生产的分离。无论是以单个企业,还是组织化的方式(如协会养殖合作社),通过中长期的生产或者销售合同,或者通过全产业链建设,如生猪价格比较低的时候,养殖端既可以通过下游的(环节)像屠宰、深加工及销售来分化或者减少上游的生产亏损,也能够根据消费者或者是整个社会的供需情况来安排生产,实现产业链整合。另外,随着整个行业生产成本的下降,养殖端的亏损会减少。如果说整个周期中,行业均处于小幅盈利或者保持正常的利润,相对来说行业是保持稳定的。”朱增勇说。

另外,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也在今年3月3日的生猪企业座谈会上表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稳定生猪生产。强化监测预警,持续跟踪监测生猪和能繁母猪月度存栏信息,加强信息发布,科学引导生产。落实落细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行业预期。落实生猪产能调控方案,压实属地责任,根据形势变化适时研究出台地方临时补贴救助措施,加强与冻猪肉储备调节政策协同,形成合力。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加强检疫、调运、屠宰等环节监管,统筹推进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强指导服务,推广节本增效实用技术,帮助养殖场户减少亏损。

X9499威尼斯官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